6月25日,花戛乡遭遇特大暴雨灾害,在短时间内降雨量突破历史极值,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。面对突如其来的灾情,花戛乡党委第一时间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,与群众心手相牵,用实际行动筑牢党组织战斗堡垒,谱写了一曲“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”的抗灾救灾感人篇章。
在山洪暴发、道路中断、房屋受淹等紧急状态下,花戛乡党委政府闻汛即动,党政主要领导亲自到村现场指挥,统筹全乡救灾工作。他要求全体党员干部“把群众当亲人,把灾情当命令”,明确“先保人、再保物”的原则,划分党员责任区,由班子成员带队,分片包保受灾村组。
水城区花戛乡党委书记朱培源:“群众的安全是第一位,我们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,所有党员干部全部到岗,逐户敲门,在最短时间内把受胁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。”
在乡党委的统一指挥下,一支由200余名党员组成的“突击队”迅速集结,他们带着手电筒、救生衣等奔赴各个受灾点。在受灾最严重的磋播村,村党支部书记徐祥峰冒着大雨挨家挨户敲门,吼着沙哑的嗓音提醒村民尽快撤离。
“当天晚上雨下得非常大,降雨时间也很长。我又着急提醒大家赶紧撤离受灾点,又着急带着村里的青壮年想办法改变水的流向,最终成功让二十多户老百姓迅速转移到安全的地段。”说起暴雨当晚的情况,磋播村党支部书记徐祥峰仍旧心有余悸。
在转移过程中,党员干部仅用6小时就完成了69户180名受灾群众的安全转移,守护住了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,村民徐祥波回想当时的场景,至今仍觉得后怕。
水城区花戛乡磋播村大田组村民徐祥波捂着心口说:“徐支书使劲拍门把我们喊醒,当时山洪已经到我们的房前屋后,公路也已经垮塌,徐支书就带着我们一直往撤离安全点跑,脱离危险区大家才松了口气,我现在想着还是觉得很害怕。”
水城区花戛乡磋播村梁子组村民张周环感慨地说:“我家二十多只鸡全被洪水冲走了,泥石流带来的沙石在我家门口垒起两三米深的泥沙堆,洪水退了后,徐支书他们带着村里面的人来帮我清理干净堵在家门口的泥沙,非常感谢他们。”
灾后,花戛乡党委迅速制定“10日攻坚计划”,组织党员干部带头清理道路淤泥、抢修受损道路、排查房屋安全隐患、联合电力、通讯等部门24小时不间断作业抢修供水供电设施设备,同时发动群众开展自救互救。截至7月5日,受损道路全部恢复通行,妥善安置受灾严重群众11户40人,辖区内生产生活秩序基本恢复正常。
徐祥峰表示:“灾害过后,我们村两委人员组织老百姓迅速搞好生产自救,抢通了全村所有的公路,清理了老百姓家的泥土和沟渠。同时,做好回头排查整改工作,确保没有危险区域,并检查撤离的老百姓是否回流,保证不能出现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。”
风雨同舟,党群同心。从暴雨突至时的紧急响应,到转移群众时的生死时速,再到灾后重建时的高效有序,花戛乡党委政府用行动诠释了“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”的理念,彰显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本色。如今的花戛乡,正在党旗指引下,向着更安全、更美好的未来稳步前行。
谈及下一步工作,花戛乡党委书记朱培源郑重地表示:“这次灾害实打实给我们敲响了警钟。接下来,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,加强隐患排查整治,建立党员连户预警机制,同时加大防灾减灾的知识宣传力度,让群众既懂避险、又会自救。党组织会始终站在最前面,当好群众的‘主心骨’和‘守护者’,全力保障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