蟠龙镇发贡村位于水城区东南部,东接陡箐镇阿佐村、蟠龙镇木城居委会,南抵蟠龙高仲村营发,西抵阿戛镇松绿村、高中村,北接百车河居委会。全村总面积为23.46平方公里,耕地面积22723.9亩,森林覆盖面积达60%以上。发贡村历史悠久,文化底蕴深厚。自清乾隆四十一年(1776年)起,这里便隶属于水城厅境域管辖。历经多次行政区划调整,最终在2015年,官寨、坝子、发贡三村合并为现在的发贡村。这个多民族聚居的村庄,如今已发展成为拥有1335户、5815名户籍人口的大村。
曾经的发贡村,面临着党组织凝聚力不强、班子队伍较为软散等问题,是蟠龙镇的“后进村”。为了改变这一现状,蟠龙镇深化运用“抓两头带中间”工作法,聚焦基层基础“强双基”,针对基层党组织存在的共性和个性问题逐一分析研判,对症开方。其中,由镇党委副书记兼任发贡村党支部书记,并扎实推进“排队抓尾”工作,推动党建工作提质增效。
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,发贡村从村支两委班子建设入手,选优配齐村支两委成员。通过选拔致富带头人、返乡大学生、退役军人等优秀人才进入村干部队伍,为村庄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。同时,积极发展党员,从本村致富能手、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等群体中发现和选拔人才,进行重点管理和培养。此外,发贡村不仅注重人才的选拔和培养,还致力于教育振兴。每年,发贡村都会召开群众会,对新录取的大学生进行奖补,并发放助学物资,帮助落实助学贷款等优惠政策。这些举措不仅解除了学子们的后顾之忧,也激发了更多年轻人回乡创业的热情。
除了人才培育,发贡村还非常注重精神文明建设。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方面,发贡村实行了积分制管理,评选道德模范,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。通过举行表彰活动,引导广大群众崇德向善、见贤思齐,推进移风易俗,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。
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,通过历年攻坚,发贡村改善人居环境的工作全面铺开,对通组公路、串户路、庭院、厨房、厕所等与村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基础设施进行全面改造,彻底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脏、乱、差的现状。同时,饮用水安全设施建设、山塘建设等项目的完成,也为村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了有力保障。其中,布纱桥水库提灌工程中发贡村共安装管网116公里,于2020年全部完工并通水。人居环境整治日趋完善。硬化通组公路79公里,庭院硬化全面完成。建成4个文化、协商议事小广场(发贡一组1个、坝子七组1个、坝子四组1个、发贡村卫生室1个),均安装了健身器材。值得一提的是,发贡村已成功入选全国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试点单位,并成为全区第一家房屋抗震改造整村推进村;2023年,发贡村同时获得农行、邮储银行、农信社、贵州银行授牌“信用村”。
因为基层建设成效显著,发贡村荣获多次表彰:2016年2月5日,中共蟠龙镇委、蟠龙镇人民政府授予发贡村2015年度村(居)综合治理三等奖;2019年6月,中共六盘水市委员会授予发贡村党支部“全市脱贫攻坚先进党组织”荣誉称号;2020年12月,中共贵州省委、贵州省人民政府授予发贡村“2018—2020年度全省文明村”荣誉称号;2021年4月,中共贵州省委、贵州省人民政府授予发贡村党支部“贵州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”荣誉称号;2021年7月,中共六盘水市委员会授予发贡村党支部“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”荣誉称号。
如今的发贡村,已经从一个“后进村”蜕变成为乡村振兴的典范。下一步,发贡村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,加强人才培育,推动精神文明建设,完善基础设施建设,努力打造更加美好的家园。
撰稿:尚远刚 吴剑 刘从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