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月15日,水城区2025年渔业增殖放流项目在龙场乡雨汪河水库组织开展,60多万尾优质鱼种陆续“安家”在这片洁净水域。此次放流旨在治理水体富营养化,并同步推动生态保护与渔业发展。
据介绍,雨汪河水库位于龙场乡境内的北盘江右岸一级支流雨汪河上,水库已建成三年,经过草地畜牧业发展中心等部门多方努力,目前水库已经具备放流鱼种的条件。活动当天,第三方公证人员通过测量种苗体长、观察种苗活性等方式,对种苗的数量、规格、品质等各方面情况进行了全程公证。
随后,工作人员将鱼苗集中放入水域,此次投放规格15cm左右的鱼种60多万尾,其中鲢鱼25万尾以上、鳙鱼35万尾以上。
贵州水投水库运营管理水城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鲍云介绍:“本次鱼苗投放,有效补充和恢复了水库渔业资源,特别是投放了滤食性的鲢鱼、鳙鱼,能有效消耗水里面的浮游植物和浮游生物,对净化水质、抑制藻类生长有直接帮助。从长远来看,这是改善水域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举措,也是推动绿色发展理念的具体实践。”
长期以来,水城区高度重视渔业水生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工作,将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视为改善水域生态环境的关键举措,积极开展渔业资源人工增殖放流活动,通过强化巡查监管、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,为放流鱼种创造安全的生长环境,营造全民关注增殖放流、共同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。
水城区草地畜牧业发展中心主任邓会平表示:“我们全区水域面积有2600亩,除了雨汪河水库外,其他区域也有相应的活动。这一次雨汪河水库增殖放流,是一个水域环境的改善,也是我们推动全区水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助推剂。下一步,我们水城区农业农村局也将通过诸如此类政策,积极践行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’的理念,改善我们区域的水质环境、生态环境,为民创收。”
据悉,雨汪河水库的投放见效后,每年可捕捞成鱼10余万斤,预计收入70余万元。为当地农民拓宽了增收渠道,激活乡村产业活力,同时确保生态效益落地。